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
不理政治,淺析中港大戰世盃外賽制

港隊作客深圳,守得一分,深圳河兩岸的情緒差天共地不難想像;但筆者身邊不少朋友卻納悶起來︰「和波喳喎,有咩好開心?」筆者這種半吊子識啲唔識啲的所謂球迷,當然不敢班門弄斧,奢談中港足球宿怨以至「泊大巴」戰術之美;筆者卻想,假如我是一個完全對兩地矛盾、海報之爭、《義勇軍進行曲》之噓完全 WFC 的球迷,到底這一場「兩個窿」的和局,還有沒有值得興奮的地方呢?筆者認為,從賽制而言,其實,是有的。

先從原點開始。現在開打的,是 2018 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「四十強賽」階段。由於亞洲足球水平與歐洲、南美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,所以整個決賽周的三十二張門券(主辦國俄羅斯先拿一張,參賽席位剩下三十一個),亞洲區獲分配的席位基本較少(今屆只有四個直接參賽席位,外加一個與其他大洲競逐的席位,即所謂四點五席),而且外圍賽賽制亦較歐洲或南美區複雜,會設多輪的分組賽,層層淘汰後才得出最終代表參賽的球隊。

另一方面,亞洲足協今屆又搞搞新意思,將 2019 年亞洲盃的外圍賽也合併到世界盃的亞洲區外圍賽來,因此就參賽的亞洲球隊而言,其實是「一賽兩目標」,每場比賽的爭勝意義也有別於歷來各屆。

目前的外圍賽四十強階段,共分為八個小組,每組五隊,作主客制的雙循環對賽。以香港為例,位處 C 組的港隊已經先後與不丹、馬爾代夫及中共隊對賽,並將於下周二主場迎戰卡塔爾而率先完成首循環。各隊完成雙循環後,將按照總積分、得失球等決定名次。就世界盃外圍賽而言,只有八支小組首名,再加成績最佳的四支小組次名 (8+4),才以可晉身下一圈十二強賽,爭奪四點五張入場券。

但,由於上文所指的亞足協新安排,這次外圍賽落選於最後十二強的球隊,仍可以爭取二十四個參加 2019 亞洲盃的席位,相關的席位分配如下︰

  • 八支小組首名,再加成績較佳的四支小組次名 (8+4),除晉身十二強外,亦自動獲得亞洲盃決賽周席位;
  • 成績較差的四支小組次名、八支小組第三名,以及成績較佳的四支小組第四名 (4+8+4),直接晉身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;
  • 成績較差的四支小組第四名,連同八支小組第五名 (4+8),會從淘汰賽打起,爭取晉身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。
換言之,從比賽目標而言,其實有兩個檔次的目標讓不同實力的球隊爭奪,即是 1) 世盃外十二強(加上亞洲盃決賽周席位)以及;2) 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參賽資格。就算是小組包尾大幡,仍可以由淘汰賽從頭開始,爭取打入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,不致兩手空空。

再以 C 組為例來解釋︰從牌面與實力來看,仍以中共、卡塔爾,是較具實力爭取首名或者較佳次名殺入十二強之選;即使香港經歷三場後數字形勢不俗,但次回合對中共以及兩回合對卡塔爾,仍不能排除打回原形的可能性,因此在力爭十二強賽席位之餘,較現實的目標是保住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資格,爭取較有利的位置角逐亞洲盃席位;至於馬爾代夫及不丹,基本上只能期望勝出彼此的對戰,或者在對另外三隊時維持較好成績,避過亞洲盃外圍賽淘汰賽的命運。

所以,以港隊而言,就算撇開甚麼體育精神呀、國際足協排名呀,有別於以往的是,即使爭取不了首、次名,打不入最終十二強,就不代表一切努力都沒有意義;相反,球隊如果經過連番奮戰,殺入闊別五十一年的亞洲盃舞台,其實也不能不算是香港足球的重大突破。而經過昨晚深圳一戰,在這場攸關十二強席位的分組首場大戰中取得一分(或曰使對手失去兩分),無疑已經達到打亂出線形勢的效果,並為爭取兩大盃賽出線,奠下不俗的基礎。

筆者相信,即使是為不想理會政治、不想理會社會氣氛的球迷(儘管筆者必須承認對此實在難以理解)而言,以波論波,這場零比零的和局,仍是一次在香港足球史上分量十足、意義不凡的戰果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